找到相关内容104篇,用时3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试论道家思想对禅宗心性论的影响

    庄子·至乐》云:“万物职职,皆从无为殖”、“天地无为也,而无不为也。《庄子·知北游》又云:“天地有而不言,四时有明法而不议,万物有成理而不说。”,这是把无为而无不为视为天地万物的生成方式、存在方式。...   试论道家思想对禅宗心性论的影响   陈建华  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三支柱儒、佛、道三家思想中,心性论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。三家心性论既各有特点又相互关联,要厘清其中一家的心性论思想...

    陈建华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490586806.html
  • 中国古典美学思潮简介

    而不言,四时有明法而不议,万物有成理而不说。圣人者,原天地之而达万物之理,是故至人无为,大圣不作,观于天地之谓也。”(知北游)   《老子》:“天下皆知之为,斯恶已;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...答案,它将人类理性思维的视野放大到无边无际的宇宙之中,在整个宇宙本体的背景之下,来探讨生命现象。因此,显得廓、空灵、精致与神秘。   但它也并不脱离世俗生活,不否定个体生命价值来寻求。要求只按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541592647.html
  • 审美与精神救赎

    吾身,“吾所以有患者,为吾有身,及吾无身,吾有何患。”④肉身的沉重也使现实的人充满了苦境和生存的悲剧性。世界并不是无可言的,“天地有而不言。”世界之外还存在着一种超越形色名声的道之,这是人类...的重新落脚于地上。“上帝死了”,意味着人的复活,此岸的存在是人的存在。   其次,否定理性是万能的,认为感性是的存在基础。这是针对理性主义对审美侵入的还击。苏格拉底式的审美主义主张“理解而后...

    张良丛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333495320.html
  • 佛教影响与中日审美意识

    庄子·逍遥游》),形象地表达了精神的自由无羁,心灵的奔放与欢乐。道家推崇天地自然之“”。庄子说,“夫天地者,古之所也,而黄帝尧舜之所共也。”“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。”(《天道》)“天地有...传入前,审美理论和整个思想文化发展的水平不同,在佛教传入后,意识受佛教观念影响的情况也就很不相同。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是文艺审美理论发展的时期,由于两汉经学的崩溃,思想界趋于活跃。陆机的《文赋》、刘勰的...

    姜文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85540703.html
  • 心物冥一中的庄、禅精神-陶潜王维比较论

    生存智慧,自非陶潜可及,在他的那个时代便获盛誉,连执著于“奉儒守官”家风的杜子都感动得直呼“高人”。  而有些论者,说王维很欣赏陶潜的“真”,根据是王诗中有云:“陶潜任天真”。然观此句出处的《偶然...虚静世界;而王维则得益于禅宗旨趣,讲究在对外物的静观默识的直觉中归返虚静。因而,同是虚静,陶潜只是心静物静,而王维则是心空物空了。  其二是“得意忘言”的思辩方式。道家对自然的把握方式,是以神遇而不...

    王志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94440770.html
  • 心物冥一中的庄、禅精神——陶潜王维比较论

    而隐,这种于宦海风险中履险如夷的生存智慧,自非陶潜可及,在他的那个时代便获盛誉,连执著于“奉儒守官”家风的杜子都感动得直呼“高人”。  而有些论者,说王维很欣赏陶潜的“真”,根据是王诗中有云:“...是在逻辑思辩中得其虚静世界;而王维则得益于禅宗旨趣,讲究在对外物的静观默识的直觉中归返虚静。因而,同是虚静,陶潜只是心静物静,而王维则是心空物空了。  其二是“得意忘言”的思辩方式。道家对自然的...

    王志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40441053.html
  • 惠能对中国本土哲学的回应

    ldquo;天地有而不言。”(《庄子知北游》)天地的至极之无法用语言来 显现,不可说。人类一般的感知能力、语言、概念,都不能涉及道的本质。《庄子》用 荃和鱼、蹄和兔的关系来比喻言与意...rdquo;(《集古今佛道论衡·慈恩寺沙门灵辩与道士对论》)这和佛教 禅宗的观点是非常相似的了。   禅宗是讲不立文字的,一般地讲,惠能也是坚持不立文字原则的,惠能的法语,有些也可 以在禅...

    董群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62441229.html
  • 耕云先生:爱的人生(二)

    究竟谁是对的呢?  丁说:乙先生对极了,丙也很对,只有我们两个,察察为明,总觉不对。  这就是‘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’。  后来,丙先生辗转听到丁的谈论,叹道:丁先生真的能透彻,天地有而不言,四时有明法而不议,万物有成理而不说,圣人者,原天地之而达万物之理。  ‘天地之’,即在于生命之流变化创造之不息。宇宙之在于生命,生命之在于创造。  由此可知,宇宙如果没有丰富的生命充塞其间,宇宙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25842878.html
  • 论唐代美学思想中“悟”观念的形成与体现

    的无限世界。在这样一种悟之过程中,“举一全收”、“浑然齐致”,万境冲融于当下,因果虚朗于空象。每一个人以自身的角度融入这个无限的世界,于这个无限的世界照面,都将分有这无限的,和散发出的透水月华...夫立像以表意,得意则像忘。若忘其所忘,则彼此之情斯泯;非忘其不忘,而小之殊有异。是知日月既出,无用爝火之光;时雨既降,何烦浸灌之泽。故云彼此可忘,非无此也。故吾去也,故去而辨无常;新吾来也,藉新来以...

    王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12554940.html
  • “意境”、“境界”、“意象”辨析

    为一”(《齐物论》)的思想,给意境论的“物我与共”、“主客为一”、“情景交融”的美学理论提供了哲学前提。庄子认为至高无上的“道”就在天地万物之中,而“道”就是“”,这种的表现是:“天地有而不...提出来的,不少人把这一点作为王国维的一贡献。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。王国维在《人间词话》开篇即曰:“词以境界为最上。有境界则自成高格,自有名句。”并说“严沧浪《诗话》谓‘盛唐诸公唯在兴趣,羚羊挂角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4356681.html